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
灯塔蓄电池持续关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

2024-11-28 22:28:32      点击:
一、灯塔蓄电池产业现状与挑战
(一)新能源供应稳定性问题
1.发电出力波动大
新能源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,如光伏发电依赖光照,风力发电取决于风力,季节和天气变化致使发电出力不稳定,给电网平稳运行带来挑战,需依赖储能和调峰技术平衡供需。
2.灯塔蓄电池分布式新能源困境
分布式新能源产能过剩,技术创新滞后,产品同质化严重,无法满足用户多元需求,导致用户认可度低。实际运行中,存在发电效率低、维护成本高等问题,影响可持续发展。
(二)电力外送与需求侧短板
1.灯塔蓄电池外送通道建设难
大型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受阻,线路站址资源稀缺,涉及多部门地区协调,利益关系复杂,审批流程繁琐,限制电力输送,造成资源浪费。
2.需求侧响应不足
需求侧响应机制不完善,用户参与度和响应能力有限。新能源发电高峰时,无法及时调整用电需求,影响消纳效率,还可能引发电网安全隐患。
(三)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滞后
1.灯塔蓄电池市场化交易待提升
全国电力交易市场中,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有提升空间。现有电力交易中心规模和功能有限,难以支撑全国大规模交易,且市场分割,交易规则标准不统一,阻碍资源优化配置。
2.价格调节机制不完善
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不灵活,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需和成本变化。新能源电力接入后,缺乏有效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流动,导致部分地区消纳困难或短缺。
(四)产业内部非理性竞争
1.灯塔蓄电池光伏产业乱象丛生
- 产能过剩价格暴跌:光伏产业链产能短期内急剧扩张,供需失衡,产品价格大幅下跌,硅料价格降幅达约80%,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价格也大幅下降。2024年价格仍跌势不止,硅料企业普遍亏损。
- 技术迭代库存积压:行业竞争激烈,技术更新快,旧产品库存管理困难,若不及时处理,资产减值风险大。
- 企业大面积亏损:2024年上半年,16家光伏企业亏损226亿元,利润率下降约70%,资金链紧张,发展受限。
- 质量隐患浮现:部分企业为降成本牺牲质量,选用劣质材料或简化工艺,影响发电效率、寿命和安全,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。
2.风电行业事故频发
风电行业发展中,安全事故问题突出,如安徽谯城风电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。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安全事件较2022年增长94%,原因包括设备质量、运维管理、人员操作和安全意识等方面。
3.储能行业发展遇阻
- 产能过剩隐忧:2023年储能企业数量剧增,但部分企业缺技术、资质差,盲目扩产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低价竞争严重,产业链价格半年内下降三分之一,企业盈利困难。
- 盈利模式不清:光伏电站配储能虽有助于稳定电力,但初始投资大,盈利模式不明,成本回收周期长,行业陷入困境,影响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。
4.锂电回收行业无序竞争
锂电回收行业市场秩序混乱,小作坊泛滥。它们无需环保和运营成本,高价回收挤压正规企业市场份额。行业产能过剩,各环节不规范操作普遍,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,阻碍行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。
5.新能源汽车行业瓶颈凸显
- 外部环境不利:全球经济放缓,外部需求疲软,部分国家地区设贸易壁垒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,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增大。
- 企业盈利艰难:多数内销企业未盈利,生产成本高,原材料价格波动大,市场竞争激烈,投入多,且车用芯片短缺制约生产交付。
- 智能网联发展滞后: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受车路协同程度低、基础设施不完善、通信技术标准不统一、数据安全隐私问题制约,影响功能发挥、用户体验和产业升级。
- 盲目扩张重复建设:部分地方和企业盲目跟风,重复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,加剧市场竞争无序,价格战频发,优质产能受劣质产能拖累,影响行业健康发展。
(五)氢能产业商业化困境
1.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
氢能产业缺乏从示范到产业化的系统引导政策,全国政策框架和标准体系未形成,企业投资决策不确定性大,制约大规模发展。
2.产业链不完善
氢能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紧密,存在技术瓶颈和高成本问题,如储氢运输技术待突破,成本高、安全性低,难以满足商业化需求。
3.激励机制不健全
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投入,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环节补贴优惠政策不完善,投资回报率低,企业积极性不高,产业发展动力不足。
(六)新能源项目盲目上马与弃电现象
部分地区新能源项目规划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统筹规划,未考虑消纳、外送和配套保障能力,盲目上马导致弃电现象严重,造成资源浪费,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。
(七)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与电池问题
1.公共设施不足
新能源汽车发展快,但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滞后,数量少、分布不均,偏远农村地区几乎空白,且充电速度慢、兼容性差,制约汽车使用便利性和市场推广。
2.电池维护置换难题
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,电池维护置换问题显现。市场缺乏专业服务机构和统一检测标准,消费者面临困难,且电池置换成本高,经济负担重。
3.电池回收处理困境
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重要问题,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。虽有政策法规,但实际执行中存在回收渠道不畅、技术落后、企业盈利困难等问题,大量废旧电池未有效回收处理,形成环境风险。
二、发展建议
(一)提升新能源供应稳定性
1.优化能源基地建设
推进风光水储、风光火储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建设,实现能源互补,应对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,提高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2.合理布局分布式能源
科学规划分布式能源项目,结合当地需求和资源条件选择合适技术与规模。加大柔性配电网建设投入,提高对分布式能源的接纳能力,确保安全稳定接入电网。
3.规范上网电价机制
健全分布式新能源上网电价机制,合理确定电价水平,保障投资者收益,引导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,促进与集中式发电协调发展。
(二)强化电网基础设施与需求侧管理
1.加快输电通道建设
加大新能源基地外送输电通道建设力度,优化布局,提高输电能力,确保电力及时高效输送到负荷中心。探索新型输电技术,降低损耗,提高效率。
2.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
完善需求侧响应机制,通过经济激励和政策引导,鼓励用户参与。推广智能电表和家居技术,实现用电行为智能化管理,提高用电灵活性,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。
(三)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
1.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
深化电力体制改革,提高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。打破地区市场壁垒,建立全国统一交易平台,促进资源优化配置。加强市场监管,规范交易行为。
2.完善价格调节机制
建立灵活电力价格形成机制,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价格。引入多种电价调节手段,引导用户合理用电,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。加强新能源电力价格补贴支持。
(四)引导产业理性竞争与创新发展
1.加强行业监管与自律
政府加强监管,完善行业标准规范,打击不正当竞争。建立自律机制,引导企业自我约束,维护市场秩序。鼓励企业创新,避免低价恶性竞争。
2.加大科技创新投入
企业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突破关键技术瓶颈。注重人才培养引进,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(五)推动氢能产业政策完善与技术突破
1.完善政策支持体系
政府出台全面氢能产业发展政策,明确目标、任务和支持措施。加大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,降低企业投资风险。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。
2.突破关键技术瓶颈
集中力量攻克制氢、储氢、运氢、加氢和燃料电池应用等关键技术,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和安全性,推动产业商业化发展。
(六)加强新能源项目规划与管理
1.科学规划新能源项目
地方政府在规划新能源项目时,充分评估消纳、外送和配套保障能力,确保项目与当地能源需求和基础设施相适应,避免盲目上马。
2.建立项目评估机制
建立严格的新能源项目评估机制,对项目可行性、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,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。